第四十八章梁山连环堡-《水浒大寨主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范仲淹筑城成功的消息传回汴京,朝廷为之轰动,宋仁宗仔细观看了大顺城图纸,大为叹赏并亲自起名,宋朝著名学者,思想家张载更专门写了一篇辞赋加以歌颂。

    其后历经数月时间,范仲淹又命人在环县、合水、庆城等地兴修了槐安城、白豹城、定边城、平戎城、凤川城、甜水堡、安塞堡、肃远城、乌仑城等城寨28座,打通了各州之间的道路,摆脱了孤立无援的境地,形成捍卫环庆的一道重要屏障。

    范仲淹的军事才华不仅如此,王伦后世就听过一则故事。等防守阵地巩固后,各路将领按部就班率兵屯寨。但宋军边防战线过长,防御面过广,而分兵防守造成兵力分散,临战则以寡敌众,难免常败。加之边寨各相距二三十里缺乏相互联系,发生任何突发事变反应迟钝,因而贻误战机。

    传说一日凌晨,范仲淹心事重重登上嘉岭山(今延安宝塔山)山巅,忽然一住户烟囱升起缕缕晨烟,直冲云霄,随之全城的烟柱一个个升腾而起。看到晨烟升天的情景,他不禁心头一动:如利用滚滚烟雾互通军情、调兵遣将不是很妙吗?

    于是他疾步回帐,精心策划了一套烽火聚将的方案,命人在嘉岭山修一主台,并沿防线选一些地形突出显眼的山峁或其他高地,“十里一塾、五里一站”修筑了四十四个烽火台遥相呼应。烽火台派兵士驻守,并备有柴草或狼粪等燃烟点火的材料,如有敌情,夜间点火为号,白天燃烟示警,一墩传一墩,各营台望烟火即发兵解危。这样有效地加强各地协同作战的能力,克服了分兵把守、易被各个击破的弱点,宋军的防守能力大大地加强了。

    范仲淹的这个成功经验,后来也影响到明代的戚继光。明朝中期倭寇横行,戚继光横空出世,荡平倭寇。北边又有蒙古人、女真人为患,戚继光考虑到,北方边疆人烟稀少,地域辽阔,也采取了修筑堡垒、屯围的办法。

    记住手机版网址: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