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王伦开酒楼-《水浒大寨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烤乳鸽!”昨天朱贵也是下了功夫的,把诗句和菜名一一记牢,这时迅速的回答了上来。

    精卫来源于中国古代神话,相传是炎帝之女化身为鸟。鸽子也是鸟类,烤鸽子也近于火,木生火十分贴切。有些学识的人稍一思索连连点头,有那爱卖弄的还向别人解说。

    “那这在天愿作比翼鸟呢?”又有人开口问。

    “烤烧鸡!死而升天,比翼齐飞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这个春色满园关不住呢?”

    “这却是早春各色时蔬青菜,难以举例。”

    众人陆陆续续问了几个问题,朱贵一一答复,胸有成竹。得了答复的众人也心服口服,叹为观止,暗道这醉仙楼有些门道。

    这时大厨宋一郎也把菜做完,有伙计端了上来。

    两个鸡蛋物尽其用,一共做了四道菜。第一道菜是两个炖蛋黄,外带着几根青菜丝;第二道菜,是把熟蛋白切成小块,排成一个队形,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;第三道菜也简单,清炒蛋白;第四道菜,一碗清汤,上面浮着四个蛋壳。

    二楼的王伦想要考考刘夫子,低头悄声问道:“老夫子!您来猜猜这是那四句诗。”

    刘老夫子瞪了一眼王伦,暗道这小子鬼主意真多。但他虽然年纪大但心性好胜,不想在王伦面前丢了面子。而且自负学问身后,因此认真想了起来。

    在一楼的朱贵看到四样菜端了上来,也招呼众人上前来看。“诸位!今日我醉仙楼开业,为此东家立下彩头来。如果有人猜出这四句诗来,赏钱百文!”

    一时之间,众人绞尽脑汁。赏钱不高,但此时宋人玩的就是一个新鲜热闹。那些个自诩文人雅士的更加用心,想在众人面前一展才华。

    当即各人就探讨起来,这边有人说第一句诗应该是“千里莺啼绿映红”,马上有人指出不对这蛋黄是黄色不是红色。

    那边有人猜测这第二句可能是唐代张志和的《渔歌子》中的“西塞山前白鹭飞”,马上又有人反驳青菜叶不可能代表山,对出这句的人还不服气,说青菜是从地里种出来的,地在山上。

    还有人想到第二句可能是两汉时期刘彻的《秋风辞》中“秋风起兮白云飞”,这一句得了大多说人的认可。

    还有人猜测第四句诗可能应当是李白的《秋登宣城谢脁北楼》中的“两水夹明镜,双桥落彩虹。”

    山东地区自古文风鼎盛,济州虽然只是其中的一个州城,但是也是山东地区小小的缩影。城中能人辈出,不乏才思敏捷,文采斐然之辈。一时之间大家你说你有理,我说我有理,莫衷一是。之后众人又是一阵沉默。

    约莫过了有半刻钟的时间,就有位衣着华丽的翩翩少年,排众而出走上前来,显然是心中有了答案。醉仙楼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这人身上,二楼的王伦也看向这人。

    只见这人身穿一件玄青色交织绫锦袍,身躯高挑,一头飘逸的头发用银色头冠束好,一双羡煞旁人的凤眼炯炯有神,手中拿着一把折扇,更显得斯文优雅,让人一见之下不禁心生好感。

    “朱掌柜!我来猜一猜!”这人走到四样菜品跟前看了看,对朱贵说道。声音清脆婉转,再加上他从容不迫的态度,让人心中赞叹:好一个美少年!

    “两个炖蛋黄,外带着几根青菜丝.青菜丝为青草,蛋黄是鹦鹉,第一句当为芳草萋萋鹦鹉洲。”

    这人给出了第一句诗,却是崔颢的《登黄鹤楼》中的一句,众人听着分析的也有道理,连连点头,还有人拍手叫起好来。楼上的刘老夫子也是听得津津有味,投之以赞赏的眼光。

    不给大家思考的时间,这人马上又给出了第二句的答案。“这第二道菜,是把熟蛋白切成了小块,排成一个队形,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。我的答案是”江涵秋影雁初飞”,出自唐代杜牧的《九日齐山登高》。”

    “妙啊!妙啊”二楼的刘老夫子,听了楼下美少年的第二句诗感慨起来。刘老夫子根据第二句诗想到的诗句是”长风万里送秋雁”,蛋白是秋雁,青菜叶比拟清风。可是这是听到楼下少年的诗句就发现自己解的不好。

    长风万里送秋雁这一句同样是盛唐时期古诗,大家熟悉的诗仙李白的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》其中的一句。

    不只是刘夫子,楼下想到这第二句可能是唐代张志和的《渔歌子》中的“西塞山前白鹭飞”那人,还有人想到可能是两汉时期刘彻的《秋风辞》中“秋风起兮白云飞”的那人都自叹不如。

    这美少年的一句”江涵秋影雁初飞”给出,众人都觉得这个才对。江水是为青菜的青色,而且也只有大雁飞时排成一列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