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提起袋子一看,果然,肉包变成了肉饼! 过了上班早高峰,早餐店的老板娘没顾得上喝口粥,麻溜地骑上小电驴送闺女去上学。 目送女儿的背影进入学校,女人调转车头,又涌入车流。 “老师好。” 值班老师温和地点点头,在没人看得到的地方悄悄打了个哈欠。 昨晚忙着写教案到凌晨一点,早上闹钟差点叫不醒。 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拿到优秀教师,这次的名额会有几个呢? 每个人都拼命地向前迈着大步,生生不息。 ... 观众恍惚地听着哼唱,似乎从歌曲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。 “我是离开,小镇上的人。 是哭笑着,吃过饭的人。 是赶路的人,是养家的人。 是城市背景的,无声。” 压抑又克制的情绪表达,带动了在场所有人的情绪。 这歌声中,甚至带着一种劳碌后的疲惫,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共情。 他们和千千万万个人一样,普通又平凡。 新闻里永远不会出现他们的名字,他们永远不会站在聚光灯下,他们登过最大的舞台是KTV,一顿烧烤已是疲乏生活中的解药。 这一刻,大家都有些迷茫。 这么努力,是为了什么? 前排一个样貌青涩的年轻人抬起头四处张望,似乎在寻找什么。 他是来兼职的大学生群演,一天八小时包盒饭,一百五。 对他来说,所谓“吃顿好的”就是豪华版麻辣烫,两听啤酒,网友都说他们“清澈又愚蠢”,附近的拼好饭商家动不动就“太感动了,以后我只卖给大学生。” 可他依稀记得刚入学那天,从未来过大城市的父亲背着硕大的蛇皮袋,用一种接近于哭泣的声音对他说:“娃儿,出息了。” 那个时候他才发现,原来自己已经比父亲高出很多了。 他和父母在校门口拘谨地拍了一张合照。 这两个瘦弱的人,奇迹地托举出了一个大学生。 这个新闻的量级对世界来说比芝麻粒还小,在龙国十四亿人口里几乎等于无。 却是他们拼尽所有才换来的普通剧本。 压抑的歌声忽然在一刻爆发。 吉他扫弦的速度变快。 近似于呐喊的歌声响彻场馆。 “无名的人啊,我敬你一杯酒。 敬你的沉默,和每一声怒吼。 敬你弯着腰,上山往高处走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