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前奏是传达歌曲情感基调最有效的途径。 有言道,千年琵琶万年筝,一把二胡拉一生,唢呐一响全剧终。 华夏的传统乐器,每一个都有它独一无二的魅力,就比如二胡。 二胡一拉,就知道该哭了。 这首歌,应该很凄美吧? 更让他们惊讶的在后面。 前奏缓缓落幕,随后,一道雌雄莫辨的吟唱响起。 婉转低回,姿态袅娜。 “戏一折,水袖起落。” “唱悲欢离合,无关我。” “扇开合,锣鼓响又默。” “戏中情戏外落,凭谁说?” 阴柔的歌声,一时分辨不出演唱者的性别! 然而,正是这种模糊不清的特质,更为歌曲增添了神秘的色彩。 声音里带着丝丝缕缕的忧伤,如轻烟薄雾萦绕心头,挥之不去。 像是无力面对无法逆转的结局,娓娓道来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。 让人不由心尖一颤。 细腻的演唱,如同一张细密的大网,悄无声息地将在场的每一个人包裹其中。 让一时忘了自己的目的——分析演唱者的特征,辨别演唱者的真实身份。 更像是投入一场演出当中,如痴如醉。 “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。” “陈词唱穿又如何,白骨青灰皆我。” “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。” “位卑未敢忘忧国,哪怕无人知我。” 那柔软中又带着一丝坚韧恰似像寒冬腊月里傲然的青松,任凭风雪肆虐也绝不弯腰! 吞声忍泪,不卑不亢。 决绝的歌词,激地众人神魂俱震。 白骨青灰皆我! 在国家大义面前,化作一捧灰又当如何?! 好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! 都道戏子无情,可是戏子也有心。 身逢乱世,家国动荡,山河破碎。 即使我是旁人不屑的卑微戏子,也敢献身爱我的国! 百年后,待到河清海晏,天下太平。 世人早已忘了一个我。 可这盛世,有人替我看,有人替我享,亦有人替我守! 众人微微怔忪,隐隐猜到了这首歌的创作背景。 无人不唏嘘。 可就在他们眼含热泪,全身心投入之时。 原本婉柔的歌喉忽然变得高亢起来,变成了纯正的戏腔! “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~” “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~” 第(3/3)页